简体中文

讲座动态

悲鸿讲堂第69讲 | 于洋 图像、主题与历史

2023年11月16日,“悲鸿讲堂”系列讲座第69讲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530举办,主讲人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洋教授,讲座主题是“图像、主题与历史”。艺术学院院长张淳教授担任学术主持,王文娟教授担任评议人。出席讲座的还有黄华三教授、付阳华教授、王水清副教授、司康老师及我院各专业的同学、校内外相关领域人士等。

张淳院长主持讲座

于洋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学者、策展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特聘研究员,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学术指导。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于洋教授从词源学角度对主题主题性创作等关键概念进行判断、辨析。主题本是源自德国的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感染力的一段旋律,即主旋律,是整个乐曲的核心。后来主题这个音乐术语被广泛地应用于其它诸如诗歌、美术、影视等文艺创作之中。美术创作领域的主题性一词,是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美术评论中引入,是指有情节的历史题材画、风俗画等。美术中的主题性创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而其创作范畴不单是表现革命历史、英雄或领袖形象,表现一个底层的劳动者、表现平凡生活中富有意味的日常场面,同样可以召唤主题性的呈现。

第二部分于洋教授细致梳理了古今中外美术史中的主题性创作案例,指出无论在西方艺术史各时期、地域的美术创作中,还是在中国美术发展的源流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城的思想结晶与文化成就,集中凝聚了各时代与民族的历史现实及社会图景,并显现出较为明确的时代规定性与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尤其是近百年来,作为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特色性艺术成就,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文化身份与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结合在一起,延续至今构成了百余年来中国美术创作的主线。在梳理西方主题性创作历程时,于洋教授尤其通过对哈斯克尔、布克哈特、彼得·伯克、约翰·伯格等人图像证史的观念反思了对现代图像研究的意义。

于洋教授正在给师生进行讲授

第三部分关于主题性创作如何走出模板化、推陈出新。于洋教授指出,新时期以来主题性创作几乎陷入无人问津的地步,主题性创作要走出“假、大、空、冷”的视觉样式可以从“新主题电影”中获得启发。“新主题电影”关注的同样是个人遭际与时代洪流、个体生活与家国命运的关系,通过新的演绎诠释,它们只是用了新的技巧手法,依然能使今日的观众感同身受,获得新的共鸣。以自然的、富有人性的、放松的方式讲述故事、抒发情感、表述意趣对于艺术家来说首先是权利,反过来也是职责。艺术家作为一个时代最为敏锐的观察者和形象塑造者,应该有勇气和能力挑起这份担子

讲座现场

第四部分是关于经典图像的意义与未来的价值。于洋教授强调对于主题性创作有三点较为重要,即学院性,保持造型训练的严谨和系统性;经典性,要有宏观视角与历史情怀;创新性,笔墨当随时代,以艺术记录和塑造时代。

概言之,于洋教授认为美术创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图像表达与画意的造境,涉及视觉表现和艺术认知;主题建构与意义的瞬间生成,包括召唤结构和价值体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着现实叙事和艺术的幻境想象,是艺术家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几对关系,于洋教授在讲座中对以上几种关系都做了细致的回应、阐释。

王文娟教授进行评议

在评议环节中,王文娟教授特别提到于洋老师在图像、主题与历史的话题中体会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和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问题,在“艺术史终结”潮流之后的碎片化、个体叙事中重新感受到崇高性的伟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宏大叙事的窠臼,王老师注意到于洋老师在“图像证史”中的微观史学视角,即在日常中挖掘意义,平凡的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成为主题画的主人公,这给今天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我们以不小启示。在方法论层面,王老师总结并提倡于洋老师既借鉴西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要用好我们自己手中的“宝剑”。

在提问互动环节,现场同学就如何在学位论文中更好的运用研究方法而不被其支配,近代民族国家转型叙事中与现代性想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等问题向于老师请教,于洋教授都耐心地一一作了解答。讲座最后现场老师、同学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完满结束。

现场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