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事业溯源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后经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和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三部,1999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是一所培养兼具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综合性艺术学院,设有艺术学系、音乐表演系、绘画系、艺术设计系四个教学系,另设有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三个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1301)和交叉门类下设计学(1403)一级学科。招收艺术学博士研究生;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设计、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管理、音乐表演等专业的本科生。
艺术学院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教育理念和创作导向,致力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华民族艺术审美领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与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把弘扬中国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方向。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艺术学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锚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新时代人才培养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形成了艺术理论和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在推动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注重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着力造就新时代在艺术领域里肩负引领作用,既具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背景和民族艺术功底,又具备宽阔国际视野,同时具有良好社会道德与责任感,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在国际性提升方面,艺术学院致力于拓展国际交流网络,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关系,与美国、意大利、芬兰、阿根廷、新加坡等国的知名高校保持长期合作,中外师生在创作展演、学术研讨、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交流频繁。
新时代,学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努力为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