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悲鸿讲堂预告】在法国巴黎美院的中国学生们,1918-1937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第46讲即将拉开序幕,详情如下:


嘉宾:[法]Emmanuel Schwartz 埃马努埃尔•施瓦茨,巴黎高等美院最高荣誉教授,策展人。

讲座议题:在法国巴黎美院的中国学生们,1918-1937

演讲时间:2019年11月9日(周六)19:00-20:30

演讲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艺术楼530室)

学术主持:王文娟 教授

评议人: 李军  教授

翻译: [美]Stephanie Su苏文惠 助理教授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前半叶,许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到巴黎美院学习。法国当时仍是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而巴黎则是劳工城市,在第三共和时期,社会进展依赖教育。最有天份的学生通常会拿到奖学金,因此许多工人或农夫的孩子们有机会成为艺术家。但是,学校教授什么样的美术?当蔡元培在1912-1915之间访问柏林时,他已经决定,从美学或政治角度来看,人体画是中国当时最需要的,而不是反学院的艺术。法国教学体制因此被引进中国:绘画的写实性、文学、历史、特别是历史画。巴黎美院的作品充满写实主义,并带着一种灰色悲观主义倾向,受到战争与流行疾病的影响,这些都是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与中国历史共通之处。


专家简介:

埃马努埃尔•施瓦茨教授现为巴黎高等美院最高荣誉教授,策展人,展览项目涉及绘画、雕塑、巴黎美术建筑等,研究方向为从三大角度看艺术训练:法国学院传统、人文主义之启发、与巴黎精神。其著作围绕古典范式与文学传统影响、理想主义与艺术潮流、政治作为规范一致性工作与艺术介入试金石,研究范围从法国到学院艺术对美国、日本、与中国的影响。出版著作丰富,如《诸神与凡人:荷马对后世的影响》(2004)、《悲鸿与法国画家》(2014)等。

1AE9D


艺术学院“悲鸿讲堂”学术项目组

(此次讲座纳为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公开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