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凝霜,古韵流芳。2025年10月8日,恰逢寒露节气,“乐响中轴·四季音乐雅集”海畔金秋音乐雅集,于北京中轴线畔广福观温情启幕。作为该品牌项目的秋季核心活动,本场雅集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与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联合主办,以音乐为桥串联古今中外,在古观之中奏响“人民艺术为人民”的时代乐章。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副书记、副校长王易等嘉宾莅临现场,共赏雅音。


古观水磨相辉映,昆韵京腔共雅集
六百年古观,六百年昆曲,在秋日中轴线畔欣然相会。始建于明代天顺三年的广福观,曾为全国道教事务中枢,其深厚历史为这场雅集铺就文化底蕴。昆山当代昆剧院携《牡丹亭·游园》与《虎囊弹·山门》两出经典,《游园》一出,杜丽娘(王婕妤 饰)与春香(邹译瑶 饰)的细腻演绎,将春日园中的欣喜与幽微愁绪娓娓道来;《山门》一折,鲁智深(曹志威 饰)的豪迈与展现“十八罗汉”造型的绝技,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金帆京剧团的小演员们先后献上新编课本剧《东郭先生》和京剧经典武旦剧目《扈家庄》,一招一式初显风骨,与昆曲昆韵形成“南北非遗对话”的独特意境;与青年学子、中年名家及前辈大家的倾情演绎相映生辉,在承启之间生动诠释老中青三代“薪火相传,艺术赓续”的动人场景。


中西乐章绘秋意,文明互鉴谱新声
音乐无界,雅集中西。本场演出以“文明互鉴”为内核,打造了一场融汇中西的听觉盛宴。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弦乐团带来的维瓦尔第《四季·秋》,以欢快的旋律生动勾勒出西方秋日丰收的热烈图景;由毛佩琦教授谱曲、杨青古琴艺术中心演绎的《把酒问月》《将进酒》《金陵酒肆留别》,以醇厚悠远的古琴音韵,再现唐诗的隽永浪漫,实现东方意境与西方经典的隔空唱和。
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师生献上《秋风词》与《秋叶》,以中阮与小提琴、大提琴的创新合奏,展现“不拘古法、不圆旧章”的艺术理念;中国煤矿文工团带来的《一曲无名》,则以守正创新之姿,真诚演绎古籍、古谱、古曲、古诗之美,遥敬先贤。全场旋律紧扣“寒露”节气意涵,既呼应“鸿雁来宾”“菊有黄华”的自然物候,更让中轴线的文化气场与节气美学融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实践。



艺术惠民润民心,文脉传承启新程
作为公益性惠民演出,本场雅集舞台设于古观庭院中,让观众在百年古观中共赏雅音,真正践行“艺术走进大众,文化服务人民”的宗旨。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以此次雅集,将“学术、艺术、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实践,不仅呈现高质量的音乐盛宴,更以中轴线为文化之弦,承续东方智慧,展现节气美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

本次音乐雅集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古典音乐弦乐团、杨青古琴艺术中心、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金帆京剧团、昆山当代昆剧院等多家艺术院团与高校的鼎力支持。未来,“乐响中轴·四季音乐雅集”将继续依二十四节气时序,在中轴线的历史空间中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互鉴的艺术魅力持续绽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高校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