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院校新闻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主题美术创作与研究项目启动会暨重点作者座谈会上的致辞

2025年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主题美术创作与研究项目启动会暨重点作者座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出席并致辞。致辞全文如下。


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主题美术创作与研究项目启动会上的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尊敬的东刚书记,各位艺术同仁: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启动会和学术座谈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这里,我和屈健书记、还有多位副主席一起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祝贺!也很高兴应邀作为主题美术创作的重点作者与大家交流研讨。东刚书记提出这个创作项目的构想并高度重视推进项目,是学校党委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是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决策部署。在艺术家这方面,各位重点作者都很重视,今天大家从全国各地前来与会,体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我想,一方面是人民大学为这个项目做了科学和充分的前期准备,特别是艺术学院积极落实学校部署,前期工作做得很细;一方面是各位作者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学术共识,两方面相向而行,当能期待项目顺利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切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人民大学设立“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主题美术创作项目,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描绘党关心人民大学、指引人民大学的重大事件,塑造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光辉形象,表现人民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贡献,反映新时代人民大学在建设教育强国征程上涌现的创新作为和师生的精神风貌,将形象地、有份量地丰富人大的校史。这次创作,画的是人民大学的题材,但表现的是党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成就。这些年,我们创作了许多党史主题和现实题材的作品,但表现教育领域的历史之路和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作品还不够多,因此也可以说,这次创作将是党史中有代表意义的教育篇章。丹青塑造,以图证史,这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是首开先例,有助于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凝聚师生精神力量;有助于以革命家、教育家前辈为楷模,让“大先生”的精神春风化雨、涵养人心;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发端,从延安走来,延安也是革命文艺的摇篮,党领导的革命美术与美术教育和人民大学同出一脉,汇成长流,使得这次主题创作有着特别的文化与学术渊源。

新时代以来,广大美术家投身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以一大批精品力作、恢宏大作描绘党的光辉历程,反映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讴歌新时代中国之进,表达生活变迁和人民心声,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在座各位艺术家都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能够胜任这次新的任务。但是,每一次新的主题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开始,需要新的思考,深入研究,集中精力,全力投入。人民大学将组织作者分头深入生活,走进历史的现场,学习校史文献,以激活思维,尽快热身,尤其是认真研究这次创作特定的主题约定性。目前形成的选题都有丰富的意涵,但要推敲造型的切口,形成形象的叙事。有的选题相对比较抽象,但属于重要的理念和实践,例如坚持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双一流”建设等,就需要研究视觉形象的切入点;有的选题比较静态,需要研究画面的情境。这个项目中有多个选题表现的是教育中的人和事,但要反映的是在历史坐标、时代背景中的人和事,需要以小见大;还有这个项目大多刻画的是教育家形象,要画出教育家的精神气质,以作品的“文气”感人,总之,是要达到思想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按照我们组织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有效做法,也建议学校在创作过程中及时组织对草图的集中观摩,相互交流,相互启益,并援请党史、教育史专家参加指导。在这方面,人民大学有足够充分的专家队伍。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期待这次主题美术创作的成果成为反映党的教育事业的视觉史诗,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发展立形象之传,传精神风华。


202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