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院校新闻

转载|这位艺院学子的画,做成了海岛文创!

平潭岚岛,游人如织,海风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许多人赞叹于此处的风景如画,有人却真的将风光定格在了画框里。不仅是为了艺术创作,更是想用一技之长造福当地,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史惠青。

今年暑假史惠青参加学校“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两个月的时间里,史惠青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还以当地仙人井、坛南湾等标志性景观为素材创作了很多油画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画笔下的色彩和线条来听史惠青的平潭故事。

在平潭举办的一场夏日潮汐艺术展上,史惠青展出的四幅在平潭创作的油画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游人如织的沙滩、五六米高的瞭望楼、海滩拖拉机……画作中的细节,无一不展示着这座海岛的生活气息。

作品旁边,还陈列着他以这些画作为素材制作成的油画帆布袋、明信片以及文创雨伞——画作受到广泛好评与喜爱之后,史惠青决定用它们为当地的文旅宣传做出一些更实在的贡献:他将这些画制作成文创产品,并授权给了当地文旅部门,将平潭风光带来的收益留在平潭。

一位参展者购买了一个油画帆布袋准备拿回家送给明年高考的女儿:“得知创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我就想买来让孩子看看,鼓励一下她。”

由此,史惠青让平潭的美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触摸、可携带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创产品在传播平潭地域文化的同时,也为平潭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延续了“平潭气质”。

“我在来平潭之前就计划给这座海岛作画了,亲眼见过以后,我发现平潭比图片中见到的、脑海里想象的更美,我也有了更多的创作热情。”

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史惠青就扛着绘画工具箱去作画。“在画画时,周围都会有游客,有时还会过来和我合照,闹中取静是我在海岛创作的常态。”史惠青说,这四幅海岛题材的作品倾注了自己的很多心血,当作品搬运到艺术展现场的时候,油画颜料都还未干透。

与他面前的画板相对的,是印在他衣衫上的六个大字——“为人民而艺术”。

“这是我们学院的院衫,‘为人民而艺术’是人大艺术学子铭记于心的宗旨。”史惠青介绍道。在人大学习的几年时光中,他逐步摆脱了从前“为艺术而艺术”的认知,目光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学校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向广阔的现实社会延伸,心也朝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向坚定扎根。

“接地气”的厚重养分浸润着他的灵魂,透过画笔于白纸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充满家国情怀的艺术之花。“我很庆幸自己选择在人大学习,我想创作更多面向人民的、公共的艺术,做切实能够在基层发挥作用的艺术工作者。”史惠青说。

在大学期间,史惠青有过两年的服役经历。军旅生活给予了他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军人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也使他的艺术创作更具厚度和分量。

军旅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格外突出,展现出鲜活的军营气息和昂扬的精神气度。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实岗锻炼的两个月中,史惠青跟随部门对各景点进行安全检查,深刻体会到了工作责任的重大。“我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也一直在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很愿意发挥自己美术专业特长。”

2024年全国生态日前,史惠青将自己创作的一系列文创产品转化成坛南湾净滩活动的宣传物料,通过发放印有环保信息的生活用品以及策划趣味互动小游戏,完成了生活化宣导,提升了群众参与度。

“在活动时间内,所有参与净滩活动的市民、游客在完成垃圾清理任务后,都可获得纪念品帆布袋一个,作为参与环保行动的认可和鼓励。”史惠青说。看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切切实实为当地环保事业发挥了作用,他说:“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事情,仍然让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收到油画帆布袋的游客称赞,这个油画帆布袋既能体现环保理念,又能宣传平潭美景,一举两得。“虽然不是为了帆布袋而进行环保活动,但是任务结束后收到这样一个文创产品,心里暖暖的。”游客说

在平潭的“治国理政”实岗锻炼深化了史惠青对于基层工作的认知。一方面,他看到了基层岗位艺术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他亲身体悟到了当地政府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也跟随着工作人员一同为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问题出谋划策。

史惠青认为,基层工作是锻炼人格和磨练意志的良机,只有立足基层,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里,找准自己的人生方位,行稳致远。

“只有真正来到基层,切实接触到百姓的柴米油盐,了解到这些看似琐碎繁杂的公务对于社会治理发挥的作用,才能意识到国家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他说,“我想这就可能也是学校开展‘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