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院校新闻

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悲鸿讲堂”第二十一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

10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8年学科建设提升重点项目——“悲鸿讲堂”迎来了本学期第六场(总第二十一场)讲座,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主讲嘉宾马盛德老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杨洁担任学术主持、艺术学系顾亚奇副教授担任评议人,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副院长牛宏宝、刘明才,艺术学院教授王文娟、齐柏平,副教授吴文越等出席讲座。我院各专业师生及校内外相关领域人士100余人到场学习。





马老师首先辨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非物质也有它的物质性,物质性是文象,非物质性是文脉是魂;接着,马老师解释了非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特殊关系,通过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及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医药民俗等10个门类的非遗入手,介绍了非遗的数量、种类、分布、生存状况和近年来我国非遗工作实践的成果。经过5年70多万次的非遗普查,我国非遗的体量已达近87万项。最后,马老师提出了非遗在工业文明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总结了非遗的保护方针和非遗的四大价值,从保护“非遗”引向保护“人”的命题,带领观众思考非遗在当下的可持续性。





马老师亲自带来了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作为教具,并指出保护非遗必须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培养出非遗的继承人。





学术主持人杨洁老师为观众详细介绍了马盛德老师在研究和实践非遗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对马老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学术评议阶段,顾亚奇副教授对马德盛老师的精彩演讲做出了高度评价,并用传统、传承、传播三个关键词总结了讲座的内容。最后,顾亚奇副教授提出了“鄂伦春族山神祭拜”事件的案例。马德盛老师认为,面对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转型,保护非遗更加意味着保护人和关照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引导非遗的传承。





马老师认为:“非遗既是历史又是当下,今天的人是传承的主力。工业不仅是非遗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关于非遗的持续性发展问题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思和讨论。





“悲鸿讲堂”是艺术学院追踪国内外艺术学科发展动态,加强与艺术学科同行对话交流,以促进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而开展的项目,2018年度将邀请名师大家前来演讲,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悲鸿讲堂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