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北京市“时代新人强国行”工作部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青春社会行”主题活动。
一、活动主题
“青春社会行”活动以“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与社会联动”为主题,以先锋社会实践体系“思政引领”“学术实训”“实岗锻炼”“创业济民”“全球治理”五大板块为基本内容,引导青年学子抓住春日美好时节,用好学校多校区办学和多地区合作优势,广泛开展组织生活、实践调研、志愿服务、青年宣讲、科创体验、文体拓展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激活基层组织,实现全员参与,让广大同学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了解社情民意,发扬先锋精神,弘扬优良作风,展现勃勃生机,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7日至5月5日
三、活动板块
01、青春砥砺初心
号召同学们以组织生活和主题社会实践形式,在知行合一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开展支部联学共建,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组织生活为载体,走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开展支部联学共建,在组织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开展思政引领主题社会实践,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先行示范地、典型代表地、生动实践地以及全国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亲身体悟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开展主题调研,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生动案例,增进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认识理解。
02、青春观察世界
号召同学们以青年视角观察社会、观察世界。感受山河锦绣,前往祖国各地,感受景色旖旎、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画卷,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壮美风景的过程中涵养辽阔胸襟。感受人文底蕴,参访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等蕴含丰富人文价值的场馆场所,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内涵。感受文明互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中感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03、青春助力发展
号召同学们秉持“我为地方发展解难题”的宗旨,以“地方出题、人大答题”为基本模式,开展学术实训类社会实践,贡献青春智慧。总结发展经验,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聚焦地方发展的突出成就,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案例调研,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总结报告。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制约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以专业视角发现、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产出对地方发展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政报告、对策建议。
04、青春讲述时代
号召同学们以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青春正能量。讲好先锋故事,聚焦身边的榜样故事、奋斗事迹,挖掘党史校史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生动故事;结合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一线机关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农村、中小学校等开展主题分享交流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寻访新时代红色文学作品和创作者。展现青春风采,积极参与新时代红色文学和情景剧、微电影、微纪录片等作品创作,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切口、历史细节、真实风貌,以青年讲述展现勃勃生机。
05、青春服务基层
号召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路演等形式,为基层一线注入青春动能。开展实岗锻炼,参与“治国理政”“青年实干家”等项目,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期和前后时间到基层开展实岗锻炼与实习实训。开展志愿服务,以短期支教、养老助困、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站点导览等形式,开展线下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文艺路演,鼓励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06、青春绽放活力
引入社会资源,统筹校内资源,为同学们打造“青春能量补给站”。举办丰富文体活动,举办校园音乐会、戏曲专场演出、电影路演等活动,组建各类体育兴趣小组,组织各类健身打卡活动,持续开展青春夜跑。举办系列“充能”活动,聚焦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开展学术科研、职业规划、兴趣特长、心理健康等各类团体辅导,利用假期实现“充电补钙”。举办“名家榜样进校园”活动,邀请人大代表、知名学者、实践导师、非遗传承人、文体先锋等进入校园,组织知识科普、文化体验、趣味运动、红色观影、团队熔炼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四、活动参与
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结合自身学习阶段、成长需要与实际安排,自选参与1项或多项“青春社会行”活动。
目前,学校已统筹21项活动面向全校同学组织报名(活动清单详见阅读原文附件1),艺术学院也将组织开展5项院级活动面向校内师生组织报名。
艺术学院活动清单
- 01 人民艺术大课堂 -
所属板块:青春服务基层
活动地点:北京什刹海社区
组织形式:艺术学院党支部、团支部、学校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组队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
开展时间:5月1日-5月5日(报名截止日期:4月28日)
人数限制:计划人数约70人(实际参与人数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主要内容:组织人大学子前往北京市什刹海社区,围绕艺术讲座、演奏展示、作品赏析等形式开展通识课堂,在万宁桥、钟鼓楼、地安门等中轴线标志性建筑点位开展艺术实践课程;学生社团结合社团特色进行风采展示等,以艺术的力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开展艺“述”校史文化市集,用文创讲述人大故事。
激励机制:艺院学子符合艺术学院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要求的,经学院和社区认证后,纳入艺术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学时(参加实践时长同劳动教育学时成正比,选择纳入学时即不再认证素质拓展社会实践部分加分)。
报名方式:填写问卷后加入群聊,组织报名仅需负责人填写问卷,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1日。
https://www.wjx.cn/vm/tZxl87C.aspx#
- 02 “乐以载道”
中华古典音乐探寻计划 -
所属板块:青春砥砺初心
活动地点: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开封市
组织形式:艺术学院党支部、团支部、学校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组队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
开展时间:4月27日-4月30日(报名截止日期:4月18日)
人数限制:计划人数约15人(有筛选,实际参与人数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主要内容:组织师生前往中华传统音乐优秀溯源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聚焦传统音乐遗产的挖掘与活化。团队赴博物馆、民间采风,系统研习古乐器形制、演奏技法,结合历史文献与数字化技术开展古谱校勘、破译及修复工作,推动古乐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音乐注入新时代生命力。欢迎具备器乐演奏基础的同学加入,同时诚邀对古乐器研究、古谱释读、中华古典音乐传承及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领域感兴趣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激励机制:支部开展情况将在本年度基层组织评优中予以重点考量。
报名方式:下载“阅读原文”中“附件2:“乐以载道”中华古典音乐探寻计划报名表”,于4月18日17:00前将报名表发送至yishudangtuan@163.com,完成筛选后将于4月19日将筛选结果反馈至发件邮箱,请报名同学注意查收。
- 03 文心创韵探新行 -
所属板块:青春服务基层
活动地点:北京北海公园、丰台区等地
组织形式:艺术学院党支部、团支部、社团、学生组织
开展时间:4月27日-5月5日(报名截止日期:4月21日)
人数限制:计划人数约30人(仅面向艺术学院学生招募,实际参与人数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主要内容:组织师生团队赴北京中轴线开展文创开发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皇家园林建筑、文物遗存及非遗技艺,梳理历史文化资源脉络,挖掘传统文化活化路径。团队将聚焦“园林美学+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探索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开发策略,助力历史名园IP的产学研转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激励机制:支部开展情况将在本年度基层组织评优中予以重点考量。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添加群聊,入群后实名群昵称为“xx支部-姓名-学号”。
- 04 艺“述”山河 -
所属板块:青春观察世界
活动地点:各地
组织形式:个人报名与组队报名相结合
开展时间:4月27日-5月5日
人数限制:不限
主要内容:师生团队或个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前往祖国各地,发挥艺术学科优势记录祖国大好山河,包括但不限于油画、国画、版画、速写等形式,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深刻感受蕴藏在山河锦绣间的人文底蕴,用高质量艺术作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添加群聊,入群后实名群昵称为“姓名-学号”。
- 05 艺“述”溯光 -
所属板块:青春观察世界
活动地点:各地
组织形式:个人报名与组队报名相结合
开展时间:4月27日-5月5日
人数限制:不限
主要内容:师生团队或个人参访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等人文场馆,以青年视角深刻理解“两个结合”,通过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形式(不少于3分钟),在光影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镜头语言诠释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添加群聊,入群后实名群昵称为“姓名-学号”。
特别提醒
鼓励同学们以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以及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组织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团组织体系作用,师生党员作好表率带头,释放基层组织活力,推动上中下“三热合一”。
鼓励同学们在社会一线发现和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凝练所思所感所触,产出资政报告、信息线索、调研手记、影像资料等,学校将择优汇总,形成标志性成果。
提醒出行师生提高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出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出行人员应购买相关保险。
欢迎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期间积极在微博、小红书、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添加“青春社会行”话题标签(如#青春社会行)分享活动见闻,传播正能量,展现青春形象,鼓励同学们积极向“行走中国”等新媒体平台投稿。
“青春社会行”主题活动将邀请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同时学校将选择优秀学生作品、活动新闻等向校园媒体及主流媒体推荐,并择优予以激励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