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院校新闻

张东刚书记出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

112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开题论证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成功举行。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共设立17个,顾亚奇教授承担的项目是影视学科唯一立项课题,也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的新突破。

(开题论证会现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我国艺术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竞争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聚焦中国特色影视实践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研究如何从主题立意、题材选择、内容表达、叙事策略、话语方式、视听语言、传播策略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和体系搭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重大课题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研究,也是助力影视强国战略实施的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会议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社科处一级调研员王彦对课题研究提出要求。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博物馆等高校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证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钱明辉、副处长关晓斌、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安姚舜出席论证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钱明辉出席)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首先感谢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对我校艺术学科建设的支持,对顾亚奇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展现出的竞争力以及多所高校成员联合攻关的团结精神予以肯定与鼓励。张东刚书记指出,重大课题旨在汇聚多学科力量破解综合复杂问题,科研活动应秉持开放态度。他结合自己近期在《红旗文稿》发表的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章,要求课题组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要义,“一定要从国内和国际,从传统和现代,从今天和明天等多个维度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精神要义和实践要求,进而通过影视艺术实现增强其传播力影响力的目标。”张书记指出,这一项目既是艺术学科命题,也涉及国际传播领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问题,关键在于用“说得明、叫得响”的影视作品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他指出,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加强资料库数据库建设,构筑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并鼓励课题组在研究中尝试与主题影视作品创作相结合。

(文旅部科教司社科处一级调研员王彦讲话)

文旅部科教司社科处一级调研员王彦表示,重大主题影视创作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提升大众审美、培育先进文化、传播中国形象等责任。课题组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恪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严把意识形态关,吸收专家意见,完善框架内容,确保研究质量,合理合规使用经费。责任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要重视、支持并履行管理职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出优质成果。

(科研创作合作协议发布)

随后,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顾亚奇与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李冬冬教授共同发布科研创作合作协议。鉴于该课题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课题组除常规性研究报告、系列论文、专著之外,创新性地联合影视创作机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共同创作大型纪录片《陆游的乡村世界》,并将作品将纳入课题最终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主持;课题首席专家顾亚奇教授汇报)

开题论证与研讨环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主持。顾亚奇教授汇报课题总设计及子课题一,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核心概念、总体框架、重点问题及研究路径,重点阐释了课题将“重大题材”转换为“重大主题”的理论思考与时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周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黄佩教授,分别就四个子课题逐一汇报。子课题二聚焦重大主题影视创作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共创命题,子课题三探讨传媒艺术领域纪实性叙事、艺术性表达的融合生产问题,子课题四围绕数智驱动等关键词研究视听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子课题五结合前四个子课题,探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内国际传播的效果评价和动态监测体系问题。

(子课题负责人陈涛、刘俊、周雯、黄佩教授一一汇报)

在专家评议与指导环节,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语言大学王一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王俊杰教授,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教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雷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双聘教授黄隽等一一发表指导意见。

(专家对课题发表指导意见)

专家们认为,课题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为主题性影视创作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搭建了合理的研究框架。课题组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内涵理解较为准确,对重大主题影视实践既有历时性梳理,也有前瞻性判断。课题研究路径明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计划详备,尤其是围绕技术性、构成性和社会性三层模态展开,将技术性作为关键因素贯穿于各个子课题的研究中,体现出新思维、新理念、新观点,彰显了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构建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此外,课题组成员来自多所一流高校,骨干成员学科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能力强,为学术生态的培育与优化提供了鲜活范例,预期成果有望为影视强国战略提出针对性方案,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课题组应继续拓展有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重大主题影像的内涵研究,进一步梳理和夯实概念体系。在研究方向上,课题应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与内涵精准发力,选取典型案例聚焦如何切实“增强”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一核心目标上来。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要加大跨学科融合研究力度,以多元视角深入解读创作与传播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课题组要以更大的开放性明确在对外传播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方面的研究定位,赋予课题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未来视野,既为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提供学理支持,也要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专家们鼓励课题组参与到具体的影视创作中,真正深入到行业产业内部,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切实提升研究成果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最后,主持人胡智锋教授进行总结,认为课题价值重大并契合国家战略需求,论证充分、目标精准且有创新探索。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抓代表性案例,以典型样本的深度分析激活研究;二是阶段性成果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三是删繁为简、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标志性成果。课题组表示,将以开放态度充分吸纳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深入细致地完善现有研究方案,并恳请专家们在后续研究给予持续关注与指导。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开题论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大项目“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进入全面启动阶段,课题组将精诚合作、协同攻关,力争以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