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院校新闻

“凤凰涅槃——中国人民大学校庆八十周年音乐会”落幕

旋律奏响,歌声嘹亮。9月26日和28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校庆八十周年音乐会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和明德堂举行,一支支雄浑磅礴的乐章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中国人民大学自抗日烽火中诞生、从陕北公学一路走来的辉煌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艺术学院院长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吴晓球、杜鹏分别出席观看两场音乐会。





26日晚,陕北公学校友、作曲家吕骥先生之女吕英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李淑琴,北京知行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88级校友章叶青,北京裕昌置业集团总裁、中国人民大学91级校友常鹏,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等各界嘉宾和杰出校友代表受邀出席音乐会,与部分学校师生员工一起共同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年来的光辉历程。28日晚,来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54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近60名高校领导同志受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与人民大学师生员工一同观看音乐会,并在校庆前夕为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送上祝福。北京音乐厅舞台正中,悬挂着醒目的横幅“凤凰涅槃——中国人民大学校庆八十周年音乐会”。在《G大调第二序曲——为中国人民大学而作》(以下简称“G大调第二序曲”)深沉悠远的旋律中,音乐会拉开帷幕。这支曾由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受邀专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65周年创作的纪念乐章,首次得以在80周年校庆前夕向社会公开完整演绎。





此次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王琳琳执棒,钢琴演奏家张放、小提琴演奏家程亚威、女高音歌唱家杨明明、男高音歌唱家谢天等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青年管弦乐团、合唱团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联袂演出。音乐会以协奏曲、交响乐及交响合唱为主要演出形式,上演了与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的一部分代表性音乐作品,展现出中国人民大学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紧密服务于民族救亡、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历史传统。





一曲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回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救亡图存、力挽狂澜的抗战时期。前三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以小号与小提琴奏出悠扬回寰的动机,引出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深邃的大提琴旋律缓慢庄严,通过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行了追溯和致敬,而钢琴深沉压抑的和旋和铜管乐厚重克制的阻塞音,则生动再现了敌寇对祖国山河的践踏,黄河滚滚怒吼,表达出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与抗争。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巧妙地把《东方红》和《国际歌》融合其中,将协奏曲推向高潮,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音乐情绪此起彼伏。





在《春节序曲》明快热烈、亲切动人的演绎之后,伴随着合唱团悠扬的吟唱,由校友、作曲家吕骥根据郭沫若同名诗歌于1941年创作而成的交响合唱《凤凰涅槃》,将《序曲》《凤歌》《凰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五个乐章有机统一在郭沫若纵横驰骋的雄浑诗篇中,创造性地实现了“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歌唱家杨明明和谢天激昂震撼的演唱,更是唤起了在场师生对人民大学八十载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激发出后辈学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真挚情感。现场观众心潮澎湃,掌声如潮。





音乐会的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作曲家王莘创作的经典合唱曲《歌唱祖国》,进一步展现出中国人民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底色。





演出落幕,掌声雷动。返场曲目《陕北公学校歌》激越悠扬的旋律久久回荡在音乐厅和明德堂上空。学校办公室主任顾涛、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团委书记李鹏等学校千余名师生员工共享盛宴。校庆八十周年音乐会由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校团委联合承办,在校庆前夕分别面向社会各界校友和校内师生员工公开演出,以再现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日烽火中一路走来,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办学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新中国文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与光辉历史,献礼学校80周年校庆。为更好地追溯和回顾这段历史,艺术学院还特意邀请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李淑琴一行于暑假期间赴延安等地,走访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等人民大学前身时期各个办学阶段的旧校址,扎实深入地展开调研,成果《洞悉全局 合作包容 为中华民族复兴继续造就音乐英才——纪念陕北公学成立80周年》在中国音乐协会机关刊物《人民音乐》第10期发表。自2016年5月3日筹办至今,累计共有200余名演出人员参加排练,其中,除来自学校艺术学院音乐系青年管弦乐团和学生艺术团合唱团的同学们之外,还有不少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与已毕业的校友,以及于今年9月份刚刚入校的部分2017级新生。从2017年8月20日起,音乐会排练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集训阶段,全体演出人员先后以高强度排练节奏确保了音乐会的完美呈现。演出当天,30余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服务组织工作。




来源:文/校报 刘晓阳 图/图片与视频中心 袁源 网络新闻社 段经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