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从犍陀罗到龟兹再到敦煌——佛教艺术中国本土化发展历程”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顺利举行。本次讲座是“妙相梵尘——‘一带一路’佛教艺术高校系列讲座”的第二场,现场共有100多名师生前来聆听讲座,共同接受艺术的洗礼。主讲人为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作为总策划出席了本次讲座并致辞,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宇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致辞
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宇副教授主持
讲座中,徐永明院长通过对比犍陀罗、龟兹和敦煌佛教艺术,梳理佛教艺术在传入中国后,如何逐步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体系。
随着佛教东传的脚步,佛教艺术一传至西域,再传至河西,然后来到中原,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渐,先融合了西域的地方色彩,再结合中国先秦两汉的艺术传统之中,不断地演变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使佛教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确立起一种中国化的造像模式,并开始向四周传播,如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石窟造像经历了龟兹、凉州、平城、中原、北齐、隋代、唐代和宋代八种模式和时期,由此就能看出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各朝各代各自鲜明的模式和风格。石窟造像艺术,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真正把它推向社会、推上艺术顶峰的仍是中华民族。”徐永明院长在讲座总结时如是说。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宁强作为评议人发言
在点评环节中,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宁强表示,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从犍陀罗到龟兹到敦煌最终到大足,徐永明院长为我们展现了一副中国石窟艺术史的整体画卷,足见其功力。同时,徐院长并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于讲述其熟悉的龟兹石窟,而是比较均衡系统地将中国佛教艺术史进行了整体梳理。这表明了一个观点,即西域地区的佛教艺术应该纳入整个中国艺术史的讲述当中。
两个小时的讲座,现场师生聚精会神,沉浸于佛教艺术的海洋。除了人大师生,讲座还吸引了不少中国佛教艺术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说,这里的聆听者,有些甚至与佛教艺术专业相距甚远,这场讲座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跨界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提升的可能性。现场一位哥斯达黎加艺术家表示,虽然听不懂,但是看到PPT中众多绚丽的壁画、造像,内心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如果之后的系列讲座能提供同声传译,必定会锦上添花。
(绘画材料研究与修复工作室 供稿)